法桐怎么整形造型和修剪
法桐在育苗以及后期的養護中,需要對法桐進行修剪,合理的修剪對法桐的生長及樹形的造型有重要的作用,如果不及時并合理的修剪,會致使法桐的樹形顯得雜亂無章,主枝條過長,葉子雜亂。降低法桐整體的觀賞性和其遮陰效果。合理的減掉多余的枝條,能在短時間內,使法桐的樹形端正挺拔,枝干疏密有致,側枝勻稱,葉綠繁茂,樹體抗風及抗雨雪能力增強。法桐修剪時間點法桐的修剪一般分為兩個時間點,及兩個力度。冬季一般都是進行整形修剪,屬于大刀闊斧形修剪,夏季修剪一般屬于小范圍側枝修剪。冬季修剪一般是在深秋,法桐落葉后,土壤凍結法桐休眠期一直到次年開春前進行修剪。夏季修剪一般是在法桐萌芽后及秋季落葉前進行修剪,對間疏過密的嫩枝條進行調整。
常見問題:

一、幼樹不留預備枝
現在一些新栽植的小法桐,定主枝太早。過早定出主枝,也不管其是否生長良好,角度合適,找不到理想枝就退而求其次,且不留預備枝,造成法桐在幼樹階段就枝條稀少,枝條少勢必葉片少,葉片少則光合作用少,累積的營養物質就少,造成法桐幼樹發育遲緩。
如不留預備枝,只留3至4根主枝,一旦主枝受到蛀干害蟲危害或是狂風暴雨,主枝受損,就會造成樹勢偏斜。由于法桐頂端優勢較強,通常法桐作為行道樹要控制其高度,想找到分支勻稱、角度適宜的分枝往往很難,即便有,由于前期頂端優勢原理,中心干爭奪養分,側枝營養發育也往往較差。
因此建議幼樹的修剪不宜過重,應該在生長期輕疏剪,不短截,給幼樹充足的發育時間。但對主干短截不宜過晚,防止主桿和主枝爭奪養分,造成主枝發育不良。對分枝點以下的枝條也應該及早疏除,防止其爭奪培養枝養分。選主枝不宜過早,應留預備枝,所留主枝不應該少于四個,這樣的法桐樹形豐滿,營養充分,即便一枝受損也不會對整體樹勢有太大影響。

二、短截不當
法桐具有天然主干、主枝,并且這樣的枝條自然形態較完美,分枝勻稱。但在實際應用中,為了控制法桐高度,協調景觀效果,一般截除中心干,但應該注意截除部位應靠近分枝點,盡量隱蔽,不留殘樁痕跡。但注意不對其主枝進行短截,對幼樹主枝短截后,距截點最近的芽會在當年發育成新枝,短截痕跡不明顯。曾對同一地點的法桐移栽修剪做了對比試驗,結果發現短截和不短截的法桐年生長量、擴冠量幾乎相同,緩苗期無明顯區別。
大法桐移栽中短截是很常見的,由于大法桐主枝較粗,樹體受損嚴重,大樹的生長力與恢復能力均處于逐年下降的勢頭,短截恢復很慢,對于胸徑大于30厘米的法桐短截,其受損尤其明顯,一些大法桐短截后死亡,一些短截后生長停滯,更多的是短截后生長不良,這樣的樹即使恢復生長3年至4年,短截痕跡依然如斷肢殘臂,景觀效果很不理想。這些勉強成活的大法桐生長速度極其緩慢,對不良氣候、病蟲害等自然災害的抵御能力極低。
短截方法除了移栽期外,應該謹慎使用。相對來說法桐疏剪比較實用。

三、塑形過于開張
在喬木修剪上,有的書中常提到應該保留開張樹形,使其通風透光。于是有些修剪人員,就以為樹形越開張越好,幾乎開到近90度角,甚至60度以內的角都近乎不留。60度角確實是難能可貴的好角,樹形開張,勻稱飽滿??沙^75度的角就有些開張過度了。那些開張過度的枝條很容易由于重力作用劈裂,受到風害而折斷,造成整體樹形下部禿裸,上部空洞,樹勢低萎,毫無生氣。這樣的法桐,缺乏頂端優勢,猶如缺少營養泵,樹體養分運輸慢,不集中,生長近乎停滯,抗性差。
法桐應該在控制頂端優勢的同時適當保留部分弱頂端優勢,即給主枝一定的垂直角度,主枝留45度至70度角都很適宜,這樣就保證了法桐有弱頂端優勢。這樣的法桐生長勢強,抗性好,樹形自然健康,冠部飽滿勻稱。
不當修剪難補救幼樹期的法桐發枝力與成枝力都很強,移栽時,即便抹頭恢復也很快。但大法桐在移栽過程中或是管理過程中所采用的不當修剪,造成惡果幾乎不能補救。移栽死亡的大法桐數量很多。修剪不當,或是幼樹期主枝保留不當的大法桐,也就無法更新再重塑主枝,即便是更新,也很難恢復。
修剪時的注意事項:
1、先修剪病蟲枝,枯枝,后修剪直立枝、下垂枝、郁閉枝等健康枝條。
2、修剪病蟲枝的工具要進行消毒后方可修剪健康枝條。
3、注意修剪時留芽位置,莫要盲目留芽,所留芽的位置芽要強壯、且要能滿足樹形需要和日后好整形。
4、修剪傷口要平滑,無劈裂和樹皮撕裂,利于傷口愈合。
5、修剪后要對傷口及時用傷口愈合劑進行封閉處理,避免傷口侵染病菌和減少水分蒸騰,促使傷口快速愈合。
下一篇:法國梧桐葉子變白怎么回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