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(紫)葉小檗圖片價格_功效作用與種植管理技術
紅葉小檗一般指的是紫葉小檗,喜涼爽濕潤環境,適應性強,耐寒也耐旱,不耐水澇,喜陽也能耐陰,萌蘗性強,耐修剪,對各種土壤都能適應,在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更佳。是日本小檗的自然變種。落葉灌木。幼枝淡紅帶綠色,無毛,老枝暗紅色具條棱;節間長1-1.5厘米。葉菱狀卵形,長5-20(35)毫米,寬3-15毫米,先端鈍,基部下延成短柄,全緣,表面黃綠色,背面帶灰白色,具細乳突,兩面均無毛。
紅(紫)葉小檗價格:
苗木名稱 | 高度(cm) | 冠幅(cm) | 價格(元) |
紅葉小檗(一年生) | 30~45 | - | 電詢 |
紅葉小檗(兩年生) | 55~70 | - | 電詢 |
紅葉小檗球 | 80 | 80 | 38~45 |
紅葉小檗球 | 100 | 100 | 45~60 |
紅葉小檗球 | 110 | 120 | 65~85 |
紅葉小檗球 | 140 | 150 | 120~160 |
紅葉小檗球 | 170 | 180 | 220~260 |
紅葉小檗球 | 180 | 200 | 260~280 |
紅(紫)葉小檗圖片:



紅(紫)葉小檗功效作用:
藥用價值:
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。治急性腸炎,痢疾,黃疸,熱痹,瘰疬,肺炎,結膜炎
園林景觀價值:
紫葉小檗焰灼耀人,枝細密而有刺。春季開小黃花,入秋則葉色變紅,果熟后亦紅艷美麗,是良好的觀果、觀葉和刺籬材料。
園林常用與常綠樹種作塊面色彩布置,效果較佳。亦可盆栽觀賞或剪取果枝瓶插供室內裝飾用。惟其植株為小麥繡病之中間寄主。紫葉小檗春開黃花,秋綴紅果,是葉、花、果俱美的觀賞花木,園林常用作花籬或在園路角隅叢植,點綴于池畔、巖石間。也用作大型花壇鑲邊或剪成球形對稱狀配植。
紅(紫)葉小檗種植管理技術:
春季栽植栽植宜早,修剪宜狠。最好在土壤表層初化,樹液尚未流動之前(北方3月10日至4月10日)進行。栽后踩實,噴霧,漫灌,自枝條上部剪去2/3,3至5天灌水一次,風沙較大時每天需噴霧1至2次,第三次灌水后培土封根。栽后需設風障,以避免風搖損傷新萌發的須根。風季過后,新芽多已經萌發(約20至30天),灌水2至3次,撤除風障。
施肥應選在當年雨季,長勢較弱者可適當噴施葉面肥以促進枝葉及根系的生長,達到良好的觀賞效果。夏秋季節栽植栽植宜晚,修剪宜少而輕,最好在入伏之后,當年生枝條半木質化后進行。此時正值雨季,供水充足,土溫較高,有利于生根。
立秋之后亦可栽植,這時當年生枝條木質化基本完成,植株生長勢明顯減弱,并逐步轉入休眠期,但地下根系仍在生長。由于地上部分蒸騰的減弱,養分和水分的需求相對減少,利于根系生長和休眠。栽后踩實灌水,輕剪或不剪,需搭遮陰網(或棚),每天對葉面噴霧3至5次,嫩枝嫩葉枯落屬正?,F象。待新芽萌發(約15至30天)后方可撤去遮陰網(或棚)。施肥時間應選在次年早春,為紅葉小檗新枝萌生提供充足的養分。